在线客服
扫一扫,关注我们微信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福英路1001号,
联东U谷•南京国际企业港34栋
总机:025-87187350 / 025-52333177
传真:025-87187351
网址:www.ktcnc.com
版权信息:南京开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苏ICP备11040710号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扬州
资讯分类
工业4.0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浏览量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5)》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该报告指出,即将过去的2015年是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企业领域扩张的一年,但中国的科教文卫上市公司尚未达到互联网经济1.0的发展层次,急需跟上步伐。而工业4.0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需同时推进工业3.0和工业4.0.
2015年互联网已从消费领域向企业领域扩张 该报告指出,2015年“互联网 ”将呈现三大特点。
首先,产业互联网将加速发展。2015年将是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企业领域扩张的一年,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是利用互联网重塑价值链,比如,在生产环节通过建立智能控制系统,提升生产环节效率;在流通环节通过互联网进行营销及渠道建设,降低信息不对称成本;在产品设计环节考虑用户体验,有针对性地设计产品(如满足长尾客户的需求)。先行触网的公司可以凭借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实现企业生产、销售和产品的升级,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其次,消费结构通过互联网升级。随着城镇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人口结构将成为未来中国消费增长的决定性力量,新一代消费群体深受互联网的影响,他们对产品品质、支付手段和消费行为反馈有更高的要求,互联网将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帮助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以及分享消费体验,满足客户复杂需求的小而美公司将会越来越多。
最后,商业模式将从线上向线下延伸,O2O将成为发展的重点。O2O是移动互联网技术扩散到居民日常生活的载体和纽带,O2O改变的不仅是多一个应用程序,而且是业务场景的变化。
同时,该报告指出,中国科教文卫领域的服务业上市公司无论是在互联网经济发展层次上,还是在人力资本积累和知识资本生产效率上,都亟待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中国互联网经济中的科教文卫上市公司尽管拥有较为平稳的营业收入高增长和较好的盈利能力,但这主要得益于其所面临的厚尾市场需求较为集中而提供的规模扩张契机。偏高的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比重则充分说明中国互联网经济中的科教文卫上市公司尚未达到互联网经济1.0的发展层次。
该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在全世界产业链分工中仍处于中低端,工业技术水平较落后。从具体数据来看,我国工业增加值率只有26.5%,远低于发达国家35%—40%的水平;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为日本的9倍、德国的6倍、美国的4倍多。粗放型增长方式带来产能过剩和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已经影响了工业发展并制约中国经济。
与此同时,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工成本上升,加之新一代劳动力在制造业中就业意愿的下降,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正在逐步减弱。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提供的数据,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人口抚养比等结构性指标将在2015年前后发生逆转,人口红利加速下降,直至变为人口负债。劳动力短缺、成本增加、产能过剩及全球经济的疲软制约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欧美提出的新经济策略也加速弱化了中国的比较成本优势,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数据显示,我国工业增速已由过去10%以上的高速转向10%以下的中高速水平;工业在GDP中的占比也呈下降趋势,从过去的40%以上下降到2014年的35.8%。
面对种种压力,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发达国家此前通过工业化、信息化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随着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进化,即所谓的工业4.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大部分行业仍然处于工业3.0甚至工业2.0的阶段。
因此,对于我国工业4.0的进程来说,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对于尚未实现自动化生产、停留在工业2.X阶段的落后工业,应大力发展自动化、信息化,使其快速升级到工业3.0阶段;另一方面对于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处于工业3.X阶段的制造企业,应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坚持智能化改造,实现弯道超车。
该报告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所长张平强调,虽然我国制造业升级面临的挑战非常大,但我国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此次产业变革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利契机。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已建成门类齐全、配套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产业规模和产品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同时,我国互联网产业实力仅次于美国,本土应用市场空间大、创新牵引强。当前应将工业的规模优势和互联网的应用优势相结合,推动我国互联网与工业加快融合,走出一条既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又能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新产业变革之路。
上一篇:
江苏省全面实施企业制造装备升级计划
我公司微信公众号正式启用!欢迎关注!
下一篇: